PANews 的 x402 協議無疑是當今加密貨幣市場中最熱門的敘事中心。經過漫長的沉寂期後,一股由真實科技驅動的新浪潮正席捲而來。圍繞 x402 基礎設施的淘金熱正在上演,相關的討論和項目層出不窮。但在這股狂熱之中,一個關鍵問題被忽略了:如果 x402 僅僅解決了「如何支付」的問題,那麼「為何信任」以及「如何驗證」的問題由誰來解決?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支付層時,真正的新資產機會可能隱藏在其配套的信任層-ERC-8004。但在支付(x402)與信任(ERC-8004)之間,仍橫亙著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沒有“記憶”,AI 代理便無法證明自身的行為與價值;而缺乏可驗證的記憶,信任便無從談起。這正是 Unibase 的「記憶層」的關鍵所在,它不僅是連結支付狂潮與信任基石的關鍵中間件,更可能成為釋放 AI 代理真正潛力的核心引擎。
支付只是第一步,x402 和 ERC-8004 是代理經濟的雙核心驅動
x402 協議本身並不是一個新事物,而是網際網路基礎 HTTP 協議中沉睡了幾十年的狀態碼-「402 Payment Required」。這個協議本身是網際網路最早的預想之一,卻因技術局限沉寂了數十年。隨著 AI 代理技術的成熟和加密貨幣(尤其是穩定幣)的應用逐漸普遍,x402 協議終於有機會將機器自動支付的場景變為現實。
x402 協議的本質是利用區塊鏈(特別是穩定幣)的即時、低成本結算能力,將支付邏輯原生嵌入 Web 請求中。其願景是實現「API 呼叫即支付」——AI 代理(Agent)或機器可以像人類瀏覽網頁一樣,自動、高頻地為其消耗的每一份資料或計算資源付費。隨著 a16z 等頂級創投預測自主交易經濟規模將達 30 兆美元,市場迅速認識到 x402 作為「機器經濟支付層」的巨大潛力。
然而,在盲目狂熱的背後,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浮出水面:支付,然後呢?
x402 本身就是一個純粹的支付協議。它有效率地解決了「如何付錢」的問題,但完全沒有觸及一個更根本的商業前提 —「信任」。在一個開放、無需許可的機器經濟中,一個 AI 代理(買方)如何知道它即將支付的另一個 AI 代理(賣方)是可信的?就像人類參與商業活動依賴身分與信用體系一樣,AI 或機器同樣需要一套機制來塑造信任。這就是另一個標準協議 ERC-8004 的價值所在。
ERC-8004 是一個專為 AI 代理設計的去中心化身分和聲譽層,旨在解決 x402 所缺少的信任問題。其技術原理由身分註冊表(Identity Registry)、聲譽註冊表 (Reputation Registry)、驗證登錄 (Validation Registry) 構成,能夠實現 AI 代理在網際網路當中的「身分證」發放、聲譽回饋、驗證核驗的信任全流程。可以說,ERC-8004 與 x402 在機器經濟中是緊密互補、缺一不可的共生體。只是由於 x402 協議更容易被市場解讀為支付革命,加上 MEME 炒作行銷,它被市場討論的更多。真正的行業實踐者早已認識到,支付必須與信任結合。
Unibase 率先抓住了這個機會,定位為連結這兩大支柱的中間件。在 Unibase 平台上,ERC-8004 的身份系統與 x402 支付網路實現了深度整合。在 Unibase 的構想中,未來的每一次 x402 交易都不再是匿名、盲目的「暗箱操作」。相反,每一筆支付都將發生在兩個擁有可驗證身分(ERC-8004)的 AI 代理之間。買方代理可以在付款前,透過 ERC-8004 註冊表查詢賣方代理的「身分證」和歷史信用評分;支付完成後,買方還可以將這次服務體驗(由 x402 支付證明)記錄到賣方的聲譽註冊表中,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信任閉環。
打造身份、記憶與支付的“黃金三角”,首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