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下午,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集散地深圳水貝市場,黃金價格大幅飆升。黃金價格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從每克人民幣 930 元左右躍升至 992 元。
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公佈了一項新的黃金稅收政策(以下簡稱「新政策」),該政策於 2025 年 11 月 1 日生效,持續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新政策」明確規定,在 2027 年底之前,會員單位或客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出售標準黃金,可免徵增值稅。
「新政策」明確規定,如果未發生實物交割,則交易所不徵收增值稅。但是,如果確實發生了實物交割,則將根據公告應用相應的稅收政策。
具體而言,對於會員單位購買用於投資目的的標準黃金,交易所實行增值稅即徵即退,同時免徵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將根據實際交易價格向購買會員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於非投資目的,將免徵增值稅,並根據實際交易價格向購買會員單位開具普通發票。當客戶購買標準黃金時,交易所免徵增值稅,並根據實際交易價格向購買客戶開具普通發票。
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表示,與之前的政策相比,最顯著的變化是建立了一種以「用途」為錨點的新分類管理模式。
顧馮達認為,區分「投資性」和「非投資性」用途將對各個實體產生結構性影響。對於用金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明顯的利好發展,可以減輕稅負。對於交易商來說,專注於實體產業鏈的企業將獲得更好的環境,而依賴投資性黃金「票鏈」的模式將難以維持。他們必須轉向提高真正的服務能力。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該政策是一個強有力的指導,鼓勵他們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等標準化金融產品(如積存金和黃金 ETF)進行投資。這符合現代金融投資的趨勢,並且更加便捷和安全。
投資者對該政策做出了快速反應,銀行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據報導,今天工行的金條已售罄,並且從現在起,已暫停受理易存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實物交割申請。建行已暫停受理易存金的即時購買、新增定期投資購買、實物黃金兌換,並暫停了個人黃金積存兌換實物貴金屬,以及帳戶黃金兌換實物貴金屬等業務。
顧馮達判斷,短期影響可能導致結構性分化,但從長遠來看,它不會改變由全球宏觀經濟驅動的核心趨勢。由於稅鏈調整和成本轉嫁,投資金條的零售價格可能會略有上漲。但是,由於稅負明顯減少,消費金(如珠寶)的價格將更加穩定。
深圳水貝黃金價格的波動直接反映了市場供需變化和成本。水貝黃金價格的飆升本質上是由於非交易所管道成本上升以及在新政策下市場預期提前實現的疊加結果。具體的相關路徑如下: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