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確定性中貴金屬蓬勃發展
在美國國內動盪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貴金屬重新確立了其作為投資者避險資產的地位。 這導致其價格顯著上漲,黃金和白銀均突破了歷史紀錄。
10月初,現貨黃金價格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而現貨白銀幾十年來首次突破50美元大關。 週四,現貨黃金創下每盎司4240美元上方的新紀錄,白銀交易價格超過53美元。 華爾街分析師預計這兩種金屬還將進一步上漲。
例如,摩根大通公司的分析師表示,如果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資產中僅有0.5%轉移到黃金,那麼黃金的價格可能達到每盎司6000美元。 這種分析反映了在不確定時期,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彭博商品指數產品負責人Jigna Gibb表示:「誰會賣黃金? 如果你的投資組合中持有黃金,它有點像泰迪熊,是一種安慰。」 這種觀點概括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所扮演的心理角色。
其他金屬加入漲勢
雖然黃金通常是避險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金屬,但所有貴金屬都受到了提振,價格均出現顯著上漲。
自今年年初以來,白銀和鉑金期貨分別上漲了80%以上和85%以上。 鈀金期貨是另一種流行的鉑族金屬,上漲了75%以上,而黃金則上漲了60%以上。
市場前景和潛在波動
鑒於川普政府長期關稅政策持續存在不確定性,麥格理銀行分析師預測,鉑族金屬價格將「回落」,但他們認為「這次下跌將被買入,持續的美元疲軟應有助於價格在第一季度創下新高。」
從歷史上看,貴金屬在經濟不確定時期表現出顯著的漲幅。 從2008年到2011年,黃金和鉑金分別上漲了約160%和130%,而白銀則上漲了400%以上。 在2020年,疫情引發的恐慌性交易使黃金和鉑金分別上漲了25%以上和65%以上,而白銀則飆升了90%以上。
今年4月,川普總統的「解放日」關稅聲明暫時抑制了美國股市,並促使投資者湧向貴金屬。 美聯儲將進一步降息的預期也為貴金屬提供了提振,因為較低的利率降低了持有無息資產的成本。
貴金屬也受益於所謂的「貨幣貶值交易」。 當投資者對美元等法定貨幣失去信心時,他們通常會轉向可以保持或增加價值的金屬等硬資產。
彭博商品策略師Jim Wiederhold表示:「這種相關性仍然存在。 美元走低的地方,黃金就會走高。」
謹慎和潛在的短期波動
黃金已連續八週上漲,美國銀行策略師Paul Ciana表示,這可能預示著短期內黃金將走弱。 他指出,自1983年以來,每次黃金連續上漲七週後,該金屬的價格都會在一個月內下跌。
美國銀行的Ciana的同事Michael Widmer也表示可能出現短期下跌,即使長期趨勢保持不變。
Widmer寫道:「我們認為短期內存在回調風險,但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上漲,黃金和白銀可能分別升至每盎司5000美元(平均4400美元)和每盎司65美元(平均56.25美元)。」
如果貴金屬將出現更廣泛的回調,那很可能是一系列緩慢的下跌,而不是一夜之間的崩盤。 Wiederhold表示,像貴金屬這樣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坐電梯上樓,走樓梯下樓。」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