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的資產代幣化路線圖:深入探討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作為該國的中央銀行,宣布了一項為期三年的路線圖,旨在探索和測試金融業的資產代幣化,此舉旨在實現該國金融基礎設施的現代化。該計劃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為馬來西亞企業和個人釋放新的機會。
路線圖的主要亮點:
* 數位資產創新中心(DAIH):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將通過今年早些時候成立的數位資產創新中心啟動概念驗證(POC)專案和現場試點。
* 資產代幣化行業工作組(IWG): 該小組由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和證券委員會(SC)共同領導,將協調全行業的探索、分享知識並確定監管和法律挑戰。
* 關注實體資產: 該計劃將優先考慮代幣化實體資產,例如供應鏈融資和流動性管理,而不是加密貨幣。
* 穩定幣和央行數位貨幣研究: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計劃研究以馬幣計價的代幣化存款、穩定幣和批發央行數位貨幣(CBDC)的作用。
潛在的應用案例: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的路線圖強調了可以證明具有明確經濟價值的應用案例。一些潛在領域包括:
* 供應鏈融資: 擴大中小企業(SME)的信貸管道。
* 流動性管理: 促進更快的結算。
* 伊斯蘭金融: 自動化符合伊斯蘭教法的交易。
* 可編程支付: 實現自動化支付。
* 綠色金融: 支持永續發展專案。
* 全天候跨境貿易結算: 提高國際貿易的效率。
下一步: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邀請行業利益相關者在2026年3月1日之前就討論文件提供回饋。馬來西亞的目標是加入其他亞洲監管機構,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試點資產代幣化,以實現金融基礎設施的現代化。
7月,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新框架,允許經批准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無需獲得監管機構的事先批准即可上市某些數位資產。 這標誌著馬來西亞對區塊鏈技術和數位資產的興趣日益濃厚。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