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BOJ)於本周五宣布加息25基點,將政策利率上調至0.5%,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決定標誌著日本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旨在應對持續的通脹壓力和工資上漲趨勢,反映出央行對經濟結構性變化的關註。
日本央行的加息決議以8比1的投票結果通過,其中反對票由中村豐明投下。中村認為,目前尚未有足夠證據顯示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建議在未來的貨幣政策會議收到相關報告後再做調整。然而,央行多數成員認為,加息是當前應對持續通脹的必要措施,特別是在近期物價與工資同步上升的背景下。
加息消息一經公布,市場迅速做出反應。日圓兌美元匯率上升0.6%,達到155.12,顯示市場對加息舉措的信心。同時,日本基準日經225指數小幅上漲,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的正面預期。此外,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2.5個基點,達到1.23%。
在通脹數據方面,日本1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3.6%,為2023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核心通脹則上升至3%,創16個月新高。根據BOJ的預測,到2026財年,日本的通脹率可能穩定在2.5%左右,主要受到日圓貶值帶動的進口成本上升影響。
工資的持續上漲被認為是推動通脹的核心因素之一。日本央行特別強調,未來將密切關註“春鬥”年度勞資談判的結果,並希望2025財年能看到更大幅度的工資增長。根據央行的聲明,許多企業基於良好的盈利狀況和勞動力市場緊張,計劃在今年的談判中進一步提高員工薪資。
此外,日本工會聯合會(Rengo)強調,今年的工資增幅必須超過去年的5.1%。為縮小大企業與小型企業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工會呼籲小型企業的工資增長至少達到6%。這些訴求進一步證實了勞動力市場對工資的強烈需求。
專家認為,日本央行可能在今年採取更多次的加息行動。T. Rowe Price的文森特·鍾分析指出,隨著通脹壓力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推進,政策利率可能在年底前達到1%,甚至超過這一水平。此前,日本央行董事會成員田村直樹也曾表示,中性利率應至少在1%左右,為未來加息提供了進一步的政策空間。
然而,市場的匯率波動仍是一大變數。儘管2024年日本政府投入15.32萬億日圓(約970.6億美元)幹預外匯市場以支撐日圓,但美元走強和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會再次對日圓構成壓力。預計2025年美元兌日圓的波動性仍將保持在高水平。
日本央行此次加息不僅彰顯了其對工資和通脹問題的高度重視,也顯示出其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的決心。隨著工資上漲和通脹數據逐漸穩定,市場對央行未來政策的預期也在逐步調整。
儘管如此,外匯市場和投資者情緒仍需密切觀察。日圓的匯率波動、全球經濟增長以及美聯儲政策走向都將成為影響日本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BOJ未來的決策將對日本經濟和國際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澳洲儲備銀行已第三次調降其關鍵利率,表示未來的決策將取決於數據。本文分析了此決策背後的原因及其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潛在影響。
本文探討聯準會如何應對關於勞動市場數據準確性的疑慮,尤其是在勞工統計局出現新的人事任命以及隨之而來的懷疑論後。文章回顧了聯準會所依賴的替代數據來源。
美國7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顯示出好壞參半的信號,影響了金融市場和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此分析提供對這些數據及其潛在影響的深入觀察。
set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