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準備系統透過一項內部研究發出了嚴厲警告,顯示美國大型銀行體系面臨的風險已惡化至超過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這項令人震驚的發現是基於一種新穎的「經濟資本」模型,它對過去十年實施的監管改革的有效性提出了嚴重的質疑,並呼籲全面重新評估銀行的安全性和健全性。
儘管有人保證銀行抵禦衝擊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該研究表明,現實可能大不相同。 經濟資本的侵蝕和對未投保存款的日益依賴,營造了一種不穩定的環境,突然失去信心可能會引發快速的流動性危機。
該研究採用了一種「經濟資本」模型,該模型考慮了廣泛的因素,包括利率波動、信用利差、付款時間假設和存款穩定性。 透過使用該模型,研究人員發現,大型銀行的經濟資本在過去五年中穩步下降,這與聲稱這些機構變得更具彈性的說法相矛盾。
該研究敦促儲戶不要僅僅依賴 FDIC 保險,而應採取主動措施來評估與之進行業務往來的銀行的財務狀況。 這包括審查關鍵的財務指標,例如資本適足率、不良貸款率和資產質量。 雖然較小的社區銀行由於其保守的商業模式可能看起來更安全,但在任何金融機構存入資金之前,徹底的研究至關重要。
總之,聯準會的研究敲響了警鐘。 儲戶必須保持警惕、知情,並做出明智的決策,以保障他們辛辛苦苦賺來的儲蓄。 確保財務安全的最終責任在於個人。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