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份降息後,部分資金從比特幣市場撤離,隨後市場經歷了新一輪上漲,受到新資金累積的推動,並於 10 月 6 日創下 126,296.00 美元的歷史新高。 然而,10 月 10 日,美中貿易戰升級引發了價格大幅下跌,幾天內下跌超過 18%,達到 103,516.75 美元。
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達成停戰協議以及聯準會在 10 月 29 日降息後,加上第三季度財報表現良好,美國股市飆升至新的月度高點。 然而,比特幣未能反彈,在 200 日移動平均線(約 110,000 美元)附近掙扎。 到月底,它已放棄了自七月份以來的全部漲幅。
由於對降息的疑慮再次浮現,且風險偏好尚未完全恢復,週期性拋售已成為決定比特幣價格走勢的主導力量。 除非有額外的經濟和就業數據支持風險偏好轉變和資金回流,且持續拋售,否則有效突破牛熊分界線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崩盤,並大大增加比特幣週期結束的機會。
在「賣事實」降息後,比特幣在 10 月初經歷了一波新的上漲。 10 月 10 日,美國宣布將對部分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100% 的關稅,並威脅要對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 這削弱了全球風險資產,並引發了加密貨幣市場的迅速下跌。
10 月 24 日至 25 日,雙方代表在馬來西亞舉行會談。 10 月 30 日,兩國領導人在韓國舉行面對面會談,當時正在舉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 成果包括將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約 57% 降低至約 47%,中國暫停新一輪稀土限制一年,恢復農產品採購,並促進芬太尼執法合作。 然而,結構性競爭和對抗等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 美股反彈,但由於快速下跌造成的內部結構損壞,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市場仍處於低位交易。
關稅上漲增加了對通貨膨脹和增長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短期內傾向於「強勢美元 + 彈性實際利率」的組合,從而降低了對高貝塔資產(如加密貨幣)的風險偏好。 這是美中貿易戰對加密貨幣市場影響的傳導路徑。 自 9 月 18 日以來,美元指數從 96.214 的低點穩步上升至月底的 99.720,並未因貿易戰的暫時休戰而回落。 美元指數對風險資產的壓制導致資金流出高貝塔資產,黃金持續上漲。 由於人工智慧的敘事和強勁的盈利增長,美國股市,尤其是科技股的上漲勢頭並未受到損害。 然而,缺乏基本面支持,僅依靠共識、情緒衝動和資金流入的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持續的資金流出,導致比特幣月度下跌 3.83%,遠低於納斯達克 4.7% 的月度漲幅。 儘管兩國領導人達成協議,並且短期休戰(一年內)相對確定,但我們仍然必須警惕「二次增稅/二次禁運」等事件。
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於 8 月 23 日在傑克遜霍爾全球銀行研討會上發出明顯的鴿派轉變信號。 聯準會在 9 月和 10 月成功完成了兩次 50 個基點的降息,暫時緩解了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擔憂以及金融市場的金融壓力。 然而,10 月 29 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顯示出明顯的不和跡象 - 兩名成員投票反對降息決定。 鮑威爾在隨後的演講中強調,12 月降息「遠非必然」,聯準會將在就業下滑風險和持續通貨膨脹之間採取「平衡方法」。 隨後在 10 月 30 日,幾位聯準會官員發表了鷹派聲明。 根據 FedWatch,12 月降息的可能性在兩天內下降了 30% 以上。 由於調整已經足夠,比特幣價格在本月最後兩天沒有繼續下跌,但比特幣現貨 ETF 在這兩天都錄得資金流出,表明市場仍在降低降息的可能性。 如果無法獲得經濟和就業數據的支持,12 月繼續降息的可能性將在中期內繼續惡化,如果沒有其他利多因素的支持,比特幣可能會在 200 日均線附近獲得真正的支持。 如果它回落到「川普底部」範圍(90000 ~ 110000),在「週期規律」的壓力下,市場可能會經歷一場「廣泛拋售」的悲劇。
美國政府仍處於關閉狀態,難以及時發布官方經濟和就業數據。 短期交易者可能更樂於出售缺乏內在增長支持的加密貨幣資產。
在 EMC Labs 的「比特幣週期多因素判斷模型」中,長期持有者的行為在塑造週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該群體在週期性上漲中出售籌碼,在週期性下跌中收集籌碼,既是市場的「穩定器」,又是「頂部塑造者」。 根據 eMerge Engine 的數據,10 月份長期持有者的銷售額達到 84,806 單位,為今年最高的月度數字。 長期和短期持有者的總銷售額為 735,930 單位,也是今年最高的數字。
這包括比特幣上漲至歷史新高期間的上漲銷售,以及下跌期間的無差別拋售。 這種無論漲跌都持續大規模拋售的行為與價格在先前週期中達到頂峰時長期持有者的行為特徵一致。 根據週期規律,比特幣價格在週期低點後約 1050 到 1070 天達到頂峰。 從 2022 年 11 月 21 日到 10 月 6 日(比特幣創下迄今為止最高價格的那一天),正好過去了 1050 天。 這一定是長期持有者群體繼續加速銷售的根本原因。 在未來市場中,如果價格反彈,長期持有者可能會繼續出售; 如果價格反彈疲弱甚至下跌,長期持有者將繼續出售,那麼比特幣很可能會完成本週期頂部的構建。
維持任何向上模式都需要持續的資金流入支持。 不僅如此,大多數時候,價格上漲是資金流入的二階導數,這意味著不僅有資金流入,而且資金必須加速流入才能推動價格上漲。 在過去的四個月裡,這種趨勢持續惡化。
從 3 月到 6 月,隨著美中貿易戰衝突的緩和,加速的資金流入導致比特幣創下新的月度紀錄,從 7 月到 10 月,所有渠道的資金流入放緩仍在持續,到 10 月,流入量已萎縮至 90 億美元。 持續放緩的資金流入難以抵消長期持有者的拋售壓力,價格上漲嘗試失敗,最終回到了「川普底部」的上緣。
在「九月報告」中,我們分析了由「宏觀流動性」和「共識擴散」產生的脈衝式資金流入是比特幣在本輪牛市中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 這在鏈上價格實現的統計圖表中得到了非常清楚的反映。 第一輪大規模資金流入來自比特幣 ETF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