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Feb 5 2025 05:16
3 最小
週三,亞洲股市表現呈現漲跌互見的局面,市場關注中國股市在農曆新年假期後的復市情況。受中美貿易關係升溫的影響,中國股市普遍下跌,而投資人則聚焦於南韓和菲律賓強於預期的通膨數據。
美股指數期貨在亞洲股市交易時段下跌,主要受到Alphabet財報(NASDAQ:GOOGL)未達市場預期的影響,科技股承壓走低。
中國股市在結束長達一週的農曆新年假期後復市,適逢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導致中國股市承壓。
在中國股市中,上海綜合指數下跌0.4%,滬深300指數下跌0.3%,而香港恆生指數則下跌1%,呈現顯著回落。
作為回應,中國政府宣佈將於2025年2月10日起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反制關稅,其中包括對煤炭及液化天然氣徵收15%關稅,對原油、農業設備及部分車輛徵收10%關稅。
儘管市場預期雙方可能進行高層對話來緩解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但川普表示他並不急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這使得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短期內難以化解的擔憂升高,甚至引發市場對全面貿易戰的憂慮。
日本股市表現相對平穩,日經225指數和東證指數(TOPIX)幾乎持平,澳洲S&P/ASX 200指數則上漲0.6%。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下跌0.5%,印度Nifty 50期貨則顯示開盤小幅走低。
南韓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超過2%,為五個月來首次突破該門檻,主要受韓元貶值推高進口價格影響。由於通膨回升,市場預期南韓央行(BOK)可能選擇維持利率不變,儘管國內的政治危機持續。
儘管通膨上升,南韓KOSPI指數仍上漲1.1%,主要得益於人工智慧(AI)技術的突破帶動電商股走強。
菲律賓方面,1月通膨率維持在2.9%,略高於市場預期,受食品價格及運輸成本輕微上漲影響。然而,菲律賓央行(BSP)仍保持貨幣寬鬆政策,並表示目前的物價壓力可控,預計中期通膨率將保持在2%至4%的目標範圍內。
由於市場對菲律賓央行降息的預期增強,菲律賓PSEi綜合指數週三上漲1.7%。
整體來看,亞洲股市的漲跌互見反映了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中國股市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負面影響而走低,市場對中美貿易局勢的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而南韓與菲律賓則因通膨數據強於預期,對央行政策預期產生了積極影響,成為部分市場的支撐。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相關產業的樂觀情緒也推動了部分科技股的上漲,尤其是南韓市場的表現尤為突出。展望未來,投資人將密切關注中美貿易關係的進展、亞洲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以及全球市場對AI技術的進一步關注。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