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美股指數回穩: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降溫提振信心,貿易戰風險仍存

8 min read
目錄

美股指數回穩

美股因通膨降溫回穩,但貿易戰升溫抑制漲幅

美股週四上揚,主要受到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低於市場預期的影響,使美股指數在近期急跌後獲得支撐。然而,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抑制了美股漲勢,市場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通膨降溫提振降息預期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2 月 CPI 年增率放緩,降幅超出市場預期,進一步強化美聯儲可能降息的預期。這一利多消息帶動美股指數反彈,提振投資人對美股的信心。

 

關鍵數據:

1. 美國 2 月 CPI 年增率:+2.8%(預期 2.9%)

2. 核心 CPI(剔除食品與能源):+3.1%(創 2021 年 4 月以來新低)

 

通膨數據顯示物價壓力趨緩,使市場預期美聯儲可能最快於 6 月開始降息。市場目前預測美聯儲 6 月降息機率約達 80%,這一消息對美股形成支撐。

 

AXS Investments 執行長 Greg Bassuk 表示:「美股今日因通膨降溫及逢低買盤推動反彈,但市場仍在尋找明確方向。」他進一步指出:「儘管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趨緩帶來樂觀情緒,但美國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仍影響投資人情緒,預期美股波動性將持續。」

 

貿易戰升溫,影響美股投資情緒

近期,美國政府公佈對進口鋼鐵與鋁材加徵 25% 關稅,導致加拿大與歐盟同步提高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全球貿易摩擦升級。市場擔憂貿易戰恐推高企業成本,進一步影響美股企業獲利,並可能抑制美股指數表現。

 

市場影響:

1. 企業獲利壓力: 進口成本上升,影響美股企業盈利能力。

2. 消費者價格影響: 關稅可能推升商品價格,加劇通膨風險。

3. 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資金流向黃金、美債等避險資產。

 

高盛(Goldman Sachs)已下調標普 500 指數年終目標,摩根大通(J.P. Morgan)則認為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正在上升。這些因素進一步影響美股投資信心。

 

美股指數表現與技術面分析

1. 美股主要指數表現(3 月 13 日收盤):

 

2. 技術面分析

  • 標普 500 指數:近期跌破 200 日移動均線,為去年 11 月以來首次,顯示市場可能進一步走弱。目前仍較歷史高點低 8.9%,短線趨勢仍不明朗。
  • 納斯達克指數:相較去年 12 月 16 日高點,已回落超過 10%,正式進入技術性修正區間。
  • 道瓊指數:近期表現相對疲弱,主要受到貿易戰影響,導致工業股承壓。

 

美股產業表現:科技股領漲,消費與醫療類股承壓

1. 科技股表現強勁

  • 英特爾(NASDAQ: INTC) + 4.6%: 市場傳出台積電(TSMC)擬與英偉達(NASDAQ: NVDA)、超微(NASDAQ: AMD)及博通(NASDAQ: AVGO)合作,共同經營英特爾晶圓廠,帶動股價上漲。

 

2. 防禦型類股走弱

  • 百事可樂(NASDAQ: PEP) - 2.7%: Jefferies 將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影響股價表現。

 

市場流動性與投資情緒

  • 當日成交量: 16.14 億股(低於 20 日均值 16.59 億股)。
  • 紐約證交所(NYSE)漲跌比: 1.15:1(29 檔個股創新高,186 檔創新低)。
  • 納斯達克市場漲跌比: 1.45:1(2,589 檔個股上漲,1,785 檔下跌)。

 

此外,美國國會仍在就臨時支出法案進行談判,以避免聯邦政府停擺,進一步增加市場不確定性,可能影響美股指數後續走勢。

 

美股後市展望與風險因素

整體而言,美股因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降溫而獲得支撐,但美國貿易戰升級、企業獲利壓力增加及經濟衰退風險,仍抑制美股指數的上行空間。

 

1. 影響美股後市的關鍵因素:

  • 標普 500 指數能否重新站穩 200 日均線。
  • 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特別是降息時機。
  • 科技股是否能延續強勢。
  • 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

 

2. 投資策略建議:

  • 分散投資: 降低單一產業風險。
  • 關注基本面: 選擇財務穩健的企業。
  • 關注政策變化: 及時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潛在波動。

 

隨著 3 月市場波動性仍高,投資人應謹慎應對,採取風險管理策略,以降低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撰寫者
Christine Voong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