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2026年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陰影:貿易休戰協議恐難挽頹勢

5 min read

文章要點

  • 警告:2026年全球原油可能出現創紀錄的供應過剩,每日可能達到400萬桶。
  • 美中貿易休戰協議不太可能解決此預期中的過剩問題。
  • 預測:油價可能跌至新低,WTI原油可能跌至每桶35美元的區間。
  • 分析師觀點分歧:對預期過剩規模的看法不一,但強調美國生產商可能對價格下跌做出反應。

2026年石油過剩威脅全球市場

儘管市場最近慶祝了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之間的貿易休戰,但一份新報告發出警告,稱到2026年,全球石油供應可能出現創紀錄的過剩。這種潛在的過剩,可能達到每日400萬桶,恐將削弱貿易協議帶來的任何收益,並對油價構成下行壓力。

報告細節與專家預測

世界銀行發布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引用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指出這種潛在的過剩將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Sevens Report Research聯合主編泰勒·里奇(Taylor Richey)表示,貿易協議並未改變實際市場的動態,石油過剩仍將在2026年存在,並對價格構成壓力。

導致石油過剩的因素

造成這種預期過剩的原因有多種,包括需求增長放緩和石油供應增加,特別是來自OPEC+國家的供應增加。國際能源署在其10月份的報告中指出,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每日190萬桶的過剩。此外,自4月份以來,OPEC+逐步增加產量配額,進一步增加了供應壓力。

對油價的影響

今年以來,油價已經大幅下跌,布倫特原油下跌12.9%,WTI原油下跌15.6%。貿易協議未能引起顯著的價格反彈,反映出市場對供需基本面的擔憂。

預測油價將進一步下跌

分析師警告說,持續的過剩可能導致WTI原油價格在一年內跌至每桶35美元。這種情況讓人想起2010年代中期,當時OPEC發起的價格戰導致價格劇烈波動。

實現油價可持續復甦的條件

專家認為,要實現油價的可持續復甦,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要么是重大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擾亂供應,要么是全球經濟突然加速增長,從而增加對石油的需求。否則,預期產量增加和需求疲軟將繼續對市場構成壓力。

另一種觀點

相反,CIBC私人財富董事總經理麗貝卡·巴賓(Rebecca Babin)認為,世界銀行預測的每日400萬桶過剩被誇大了,大多數分析師預計過剩量在每日150萬至250萬桶之間。然而,她承認,如此規模的過剩可能導致價格跌破每桶50美元,但預計美國生產商將迅速對此做出反應,這可能會支撐價格。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