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華爾街預期:聯準會是否即將結束量化緊縮?

8 min read

量化緊縮結束的預期日益濃厚

隨著華爾街對聯準會(Fed)即將結束其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的預期迅速升溫,一些分析師甚至預測,聯準會可能在短時間內重新啟動資產負債表擴張。

許多經濟學家呼籲聯準會在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結束時,宣布終止量化緊縮(QT)。市場也普遍預期,這個全球最大的央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在此次會議上,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75%-4.00%區間。

呼籲結束量化緊縮的原因

貨幣市場利率(包括聯準會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出現意外且時而劇烈的上漲,是分析師呼籲央行終止QT的核心原因。此外,聯準會常設附買回工具(Standing Repo Facility)的適度且常態化使用,進一步表明此前充裕的貨幣市場流動性正逐漸收緊,這也推動了上述預期轉變。

量化緊縮期間貨幣市場壓力攀升

這些指標共同顯示,聯準會通過QT從金融體系中抽離的資金已達到臨界點。如今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若政策制定者希望繼續牢牢掌控聯邦基金利率(其影響經濟的核心工具),量化緊縮的窗口已正式關閉。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表示:「鑒於貨幣市場的動態以及聯準會官員希望平穩推進本輪資產負債表管理的訴求,我們目前預計FOMC將在下週宣布終止QT。」

研究公司LH Meyer聯合創始人、經濟學家德里克·唐(Derek Tang)則認為:「雖然不能確定他們會在此次會議上終止QT,但即便真的宣布,我也不會太驚訝。」

聯準會官員的混合訊號

聯準會官員對QT前景的指引較為簡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近期在演講中提到,QT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同時強調在資產負債表管理中需保持「靈活性」。包括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在內的其他官員則指出,市場流動性仍較為充裕;而負責監管事務的聯準會副主席鮑曼則主張加大縮表力度。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表示,考慮到鮑曼對資產負債表的立場傾向,終止QT計劃可能會引發她的反對票。

臨時市場干預和提前擴表的可能性

在新冠疫情期間,聯準會通過大舉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刺激經濟,使其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逾一倍;此後開啟的縮表進程,則將資產持有規模從2022年約9兆美元的峰值降至目前的6.6兆美元。聯準會主要通過讓國債和MBS自然到期實現縮表,但住房市場問題導致縮表壓力主要集中在國債上。

聯準會此前抽離過剩流動性,旨在讓金融體系保留足夠現金,確保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政策制定者期望的水平,同時允許貨幣市場出現正常波動。但難題在於,目前沒有明確指標能預判這些目標何時達成。上一輪QT中,聯準會就在2019年9月不慎過度縮表,最終被迫重啟市場注資操作。

聯準會官員曾寄望於常設附買回工具(可將債券快速兌換為現金)發揮「緩衝器」作用,應對潛在流動性問題,從而為QT爭取更多空間。此外,官員們還保留了通過傳統公開市場操作(臨時或永久性購債)管理流動性的權利。

關於QT的最新預期還存在一個變數:部分預測人士認為,聯準會可能需要重啟金融體系注資。一些分析師指出,當前QT節奏已近乎停滯,即便本週或近期宣布終止,也可能無法達到穩定貨幣市場所需的效果。

摩根大通分析師向客戶表示,在本週終止QT後,聯準會官員應「立即」採取臨時市場干預措施,同時下調常設附買回工具的借款利率,提高該工具的使用吸引力。

這家投行進一步指出,為維持貨幣市場穩定,聯準會需在2026年第一季度啟動購債,重啟資產負債表擴張。

Evercore ISI也認同這一判斷,其在報告中稱:「我們認為,聯準會為滿足(資產負債表)自然增長需求,將比自身計劃或市場共識更早轉向淨購債,預計在明年一季度某個時間點開始,每月淨購買約350億美元國債。」

鑒於聯準會減持MBS面臨挑戰,多數觀點認為,MBS自然到期的縮表進程可能繼續,這意味著國債將成為資產負債表管理的核心。德意志銀行預計,聯準會未來的購債操作(其同樣預測將在明年初啟動)將主要集中在短期國債(Treasury bills)上。

不過,也有部分分析師提出了非主流觀點:若聯準會採取臨時市場干預,QT甚至可能延長。

前聯準會官員、現任遊說團體「銀行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表示:「若通過偶爾的臨時公開市場操作補充準備金,聯準會最終能將資產負債表規模降至遠低於『僅靠讓準備金餘額波動』所能達到的水平。」他指出,本週五的國債拍賣結算將對市場流動性構成較大壓力,「這將是啟動(臨時干預)的好時機」。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