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期面臨來自中國市場的多重挑戰,其iPhone出貨量持續下降,市場份額縮小,引發投資者的關注。根據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的報告,這一系列不利消息導致蘋果股價下跌2.4%。
2023年12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iPhone出貨量卻下降了10%至12%。這意味著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減弱,面臨本地品牌如華為、小米的強力挑戰。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下降,成為壓力重點之一。
蘋果對2025年的iPhone生產計劃採取謹慎態度,並預計整體出貨量將面臨下降壓力。儘管公司計劃推出新款iPhone SE 4,但郭明錤預測,2025年上半年的iPhone出貨量將同比下降6%。這顯示蘋果對未來市場需求的信心有所不足。
郭明錤指出,蘋果未來的兩款iPhone將採用超薄設計,可能僅支持eSIM功能。然而,eSIM技術在中國市場尚未普及,這或將限制這些機型的銷量表現。如果蘋果不對設計進行調整,相關機型可能在中國市場遭遇出貨困難。
此外,蘋果的內置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未能如預期推動硬體升級需求或提升服務收入。郭明錤的調查顯示,與雲端AI服務的快速發展相比,Apple Intelligence的吸引力顯著下降。這進一步削弱了iPhone作為下一代智能設備的吸引力。
根據郭明錤的估算,2024年iPhone的全球出貨量約為2.2億台,而2025年則介於2.2億至2.25億台之間,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4億台以上。這一保守預測表明蘋果在全球市場也將面臨挑戰。
受中國市場銷量下降以及全球出貨量預測下滑的影響,蘋果股價應聲下跌2.4%。投資者擔憂,若中國市場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蘋果可能面臨更大壓力,從而影響其整體業績表現。
蘋果正面臨來自中國市場的嚴峻挑戰,從iPhone銷量下滑到設計策略的適配性問題,再到AI技術的局限性,這些都在考驗公司的市場應變能力。未來,蘋果能否重新獲得市場信心,或將取決於其如何應對中國市場的特定需求以及推動創新以應對全球市場的競爭壓力。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