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券市場的波動引發了投資者的高度關註,尤其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異常表現。自2023年9月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3.6%攀升至約4.8%,漲幅與美聯儲同期降息幅度基本相當。這種現象極為罕見,上一次出現類似情況還要追溯到1981年。在當前覆雜的經濟背景下,這種動態對投資者和市場意味著什麽?
通常情況下,當美聯儲啟動降息周期時,長期國債收益率會同步下降。這是因為降息有助於降低借貸成本,從而緩解金融條件。然而,從2023年9月至今,美聯儲降息幅度已達到100個基點,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卻反其道而行之,上升了120個基點。這一反常現象令市場倍感不安,也引發了對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前景的重新審視。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表示,這種背離可能源於多種因素,包括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海外對美國債務需求的減少,以及市場對美聯儲未來降息預期的質疑。這表明市場正在釋放某種信號,而理解這一信號對於投資者至關重要。
通脹壓力的回歸是當前市場焦點之一。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美國新增就業崗位達到25.6萬個,高於市場預期。同時,消費者通脹預期持續上升,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拋售,導致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14個月來的高點。
市場對未來通脹的預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也達到了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明顯高於美聯儲的2%目標。美聯儲最近的會議紀要顯示,幾乎所有政策制定者都認為通脹存在上行風險。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使得債券市場呈現出非同尋常的波動。
盡管美聯儲連續降息,但債券市場的反應表明,投資者對降息的信心不足。芝加哥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認為,這種市場動態可能反映了通脹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風險。他指出,“宣布通脹結束還為時過早,目前我們可能正處於美聯儲寬松周期的尾聲。”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去年10月至12月的核心通脹率接近或超過3%,遠高於美聯儲目標。同時,未來更高的資本成本可能對股市估值和企業融資活動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成長型板塊、中小型企業和金融行業。
1981年也曾出現過類似的市場表現。當時,由於通脹飆升,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采取了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將利率推高至接近20%。盡管1981年下半年美聯儲降息4.5個百分點,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卻逆勢上升了近4個百分點。
這種情況的核心原因同樣與通脹預期有關。當市場認為通脹尚未得到有效抑制時,長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繼續攀升,甚至抵消美聯儲降息的影響。
對於未來,美國國債市場仍面臨多重挑戰。多倫多豐業銀行顧問Guy Haselmann指出,通脹預期是理解當前債券市場表現的關鍵。他表示, “如果美聯儲在2025年沒有進一步降息,我也不會感到意外。”這意味著,美聯儲可能需要在應對通脹與支持經濟增長之間做出更加謹慎的平衡。
與此同時,投資者需要為更高的收益率環境做好準備。Haselmann預測,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測試5%,而3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突破6%。這為債券市場提供了潛在的買入機會,但也意味著投資者需要重新評估其資產配置策略。
當前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異常表現反映了市場對通脹和政策前景的覆雜預期。在這一動態環境中,投資者應采取更加謹慎和靈活的策略,以應對可能的波動和風險。這包括關註債券收益率變化、調整投資組合配置,以及密切跟蹤美聯儲政策動向。
無論未來如何發展,理解市場信號並提前做好準備,將是投資者在動蕩時期實現穩健回報的關鍵。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